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历史发展
2022-08-05 天奇生活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,秋尝祭祖演变而来,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,后来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,相沿迄今。中元节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节,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
中元节历史发展
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,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,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,又是道家的中元节、佛教的盂兰盆节,俗道僧三流合一。民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,故需祭祖,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举行。如清乾隆《普宁县志》言:“俗谓祖考魂归,咸具神衣、酒馔以荐,虽贫无敢缺。”祭品之中,楮衣是不可或缺的。因七月暑尽,须更衣防寒,与人间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。在旧时,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,在世俗层面,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、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。
中元节的习俗
在河北地区:泊头市、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、肉脯、酒、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。并持麻谷至田梗,称为“荐新”。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,并准备果蔬、蒸羊送给外孙,称为“送羊”。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,以蒸面羊赠送女儿。
中元节禁忌
1、偷吃祭品:中元节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均有祭祀的方法,主要是用来布施鬼神,而人们准备的祭品都是专供鬼神享用,如果有人不懂规矩偷吃祭品,则容易发生与鬼争食,从而引起鬼灵的怨恨,从而遭遇烦恼邪恶。
2、带红绳:红绳虽然为吉祥之物,但是在中元节还是最好取下,因为红绳有一定的聚气效果,而所聚之气能够有助于鬼神的气力,所以容易遭到鬼神的争夺。
3、捡路边的钱:中元节鬼神出现概率高,而一般都是有烧纸钱的风俗,鬼神也会自己顺路获取,如果巧遇有真钞,还是不碰为好,以免犯了鬼神忌讳。
猜你喜欢

今天,上海全市防空警报试鸣!演练科普有序进行,人防意识 “声入人心”


伊利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


日本东京夜景浪漫指南:从经典地标到隐秘胜地


日本和菓子物语:从日本宫廷御膳到现代创新的甜蜜传承


2025年9月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公告


2025世界城市日社会系列活动拉开序幕,探寻社区花园里的智慧应用


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首场活动:一起探秘家门口的“魔法花园”


伊利股份业绩说明会:分红有望再创新高 9%利润率目标不变


蒙牛2025年半年报:创新求变 让消费者喝上奶、喝好奶、喝对奶


特仑苏:金牌牛奶二十年 “草牧奶”全链塑造有机新矩阵


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的历史发展


中元节的起源与意义 中元节的历史发展


盂兰节和中元节的区别 盂兰节和中元节有哪些区别


中元节的晚上能出门吗 中元节的介绍


中元节的风俗 中元节的风俗是什么


中元节的来由 中元节的来由是什么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