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的由来历史
2021-04-23 天奇生活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普通话主体来源于是雍正王朝的官话,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,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,设立“正音书馆”。公元1909年,清政府设立了“国语编审委员会”,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。这是清代汉语首次得到官方命名。
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。由于不同方言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,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,因此存在“区域文化岛”的现象,这些“区域文化岛”保留了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民间智慧的精华,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补,因此,需要有一种共同语来消除“区域文化岛”,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来。
语音特点
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:声母除舌尖后擦音、鼻音、边音外,无浊音;韵母多复元音,鼻韵母有前后之分;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,没有入声韵,尖团合流,声调较少,调式简单,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。
与印欧语系相比,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:
1.音节结构简单,声音响亮。普通话中,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,其中,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,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。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(最多三个),如“坏(huài)”,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,即没有像英语“lightning(闪电)”、俄语“Встреча(遇见)”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。
2.音节界限分明,节律感强。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、韵母、声调三部分组成,声母在前,韵母紧随其后,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,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。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,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,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,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。
3.声调抑扬顿挫,富有表达性。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,高、扬、转、降区分明显,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。
猜你喜欢

今天,上海全市防空警报试鸣!演练科普有序进行,人防意识 “声入人心”


伊利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


日本东京夜景浪漫指南:从经典地标到隐秘胜地


日本和菓子物语:从日本宫廷御膳到现代创新的甜蜜传承


2025年9月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公告


2025世界城市日社会系列活动拉开序幕,探寻社区花园里的智慧应用


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首场活动:一起探秘家门口的“魔法花园”


伊利股份业绩说明会:分红有望再创新高 9%利润率目标不变


蒙牛2025年半年报:创新求变 让消费者喝上奶、喝好奶、喝对奶


特仑苏:金牌牛奶二十年 “草牧奶”全链塑造有机新矩阵


普通话的宣传标语 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有哪些


糖葫芦的由来 冰糖葫芦名字的由来


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是什么


端午节的由来50字 端午节的由来用50个字概述


啜姓氏的由来 啜姓氏的由来是什么


元宵的由来和寓意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和寓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