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和故事 冬至节气有什么含义
2023-12-19 天奇生活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冬至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,标志着寒冷的到来。冬至节气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那么,冬至吃饺子习俗来历是什么?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和故事
相传医圣张仲景曾经在长沙做官,当他告老还乡时,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,寒风刺骨,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。张仲景非常难过,于是让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,用羊肉、辣椒、驱寒的药材放到锅里煮熟,然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放到锅里再次煮熟,就做成了一种叫作“驱寒娇耳汤”的药物,分给老百姓吃,不久,大家的耳朵就都好了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,就在每年的冬至这一天,便模仿做着吃,形成“捏冻耳朵”的习俗,后来人们就称它为“饺子”。
2023年冬至是什么时候
2023年冬至的时间是12月22日,星期五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,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,太阳高度角最小,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“回头路”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(23°26′S)向北移动,北半球(中国位于北半球)白昼将会逐日增长。
冬至节气有什么含义
冬至有“日南至”之称,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。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,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,冬至是"日行南至,往北复返"的转折点,此后太阳高度回升、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。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、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。冬至是一个吉日,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太阳回升,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,应该庆贺。《汉书》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
结语:冬至节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对生命的尊重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、亲情和团圆的精神。
猜你喜欢

今天,上海全市防空警报试鸣!演练科普有序进行,人防意识 “声入人心”


伊利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


日本东京夜景浪漫指南:从经典地标到隐秘胜地


日本和菓子物语:从日本宫廷御膳到现代创新的甜蜜传承


2025年9月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公告


2025世界城市日社会系列活动拉开序幕,探寻社区花园里的智慧应用


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首场活动:一起探秘家门口的“魔法花园”


伊利股份业绩说明会:分红有望再创新高 9%利润率目标不变


蒙牛2025年半年报:创新求变 让消费者喝上奶、喝好奶、喝对奶


特仑苏:金牌牛奶二十年 “草牧奶”全链塑造有机新矩阵


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和故事 冬至节气有什么含义


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简介 冬至吃饺子顺口溜


除夕吃饺子的来历 除夕吃饺子的来历的故事


吃饺子的来历和寓意 吃饺子有什么寓意


冬至吃饺子是纪念谁 冬至吃饺子寓意


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哪位医学家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
